近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公布,我校青年教师姜丽静荣膺三等奖,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此殊荣。面对荣誉,姜丽静说:“我珍视荣誉,但从不会为了荣誉而工作。”
姜丽静,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现为华球体育,华球(中国)公司教师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华球体育,华球(中国)公司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以优异成绩作为学校准备师资被免试保送到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攻读研究生,2002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即回母校工作。2005年考入国内教育学重镇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史专业,师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著名教育史家丁钢教授攻读博士,08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并返校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工党支部书记,除带头完成党组织安排的任务,执行党组织决议、决定外,她始终坚信,只有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中踏实肯干,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传道授业 为师之本
“我是研究教育的,所以更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做个称职的老师。”姜丽静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更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职志。自2002年工作以来,她先后承担了《外国教育史》、《教育概论》、《学前教育史》、《教育名著导读》和《教育史研究新视野》等十余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并且认真敬业,教学效果优异。在教学中,她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注重为学生指示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治学的门径。在课堂上,她注意呈现学界的多样解读,尤其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希望借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走出对教材、教师和权威的迷信、盲从。她注意引领学生回到教育思想赖以产生的历史现场,从宏大的社会和历史境遇,到微观的个人生活史,在娓娓道来中展现思想家独特的治学之路。在研究生的课堂上,她还借鉴西方的“习明纳”方式,在课程范围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独立或合作撰写研究论文,展开讨论和驳辩。正是在这种自由探索、合作研究、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研究兴趣,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探索,她的教学逐渐形成融学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风格,受到学生的喜爱。2010年在华球体育,华球(中国)公司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她以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二等奖,荣获华球体育,华球(中国)公司“优秀青年授课教师”称号;同年在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参与主讲的《中国教育史》获评省级成人教育特色课程、校级成人教育精品课程。
勤于探索 治学之基
自1999年至今,她一直致力于中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A类论文4篇,CSSCI来源期刊1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各类论文征引100余次;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长期的科研实践培养了她厚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研究中, 她不喜欢跟风,总能在喧嚣的热点之外另辟蹊径,进行开拓性研究。
2002年,她撰成国内第一篇对地方课程进行专门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对地方课程概念、历史渊源、价值基础和未来走向等问题的研究多有拓展。其核心观点在《中国教育学刊》等权威期刊发表,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各类论文征引70余次,并被各地教育局、中小学网站广泛转载。
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愈益认识到,面对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及其在实践领域遭遇的各种困境,多数学者或者侧重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引介,或者注重我国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却对中国已有的教育传统少有涉猎。这一理论研究的“盲点”,很可能使我们与真正的答案相去甚远。于是,2005年她毅然放弃了炙手可热的课程与教学论,转入相对冷寂的中国教育史攻读博士学位。
事实上,当她进入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时候,也正是国内教育史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求变”和“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未来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究竟往哪里走,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并且呼吁、倡导者居多,亲自践行者鲜见,多数学者依然保持等待、观望的姿态。在导师的鼓励和影响下,她决定积极顺应转型大势,赶在主流转向之前,对国内教育史学较少涉及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学术教育史进行探究,并大胆尝试教育叙事、口述史和个人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实现了一次对主流教育史学研究问题、研究资料、研究理路和方法等的全面突破。尽管研究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博士论文获得国内教育学界的一致好评,荣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简称“百篇”,该奖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举办,自1999年首次评选至2010年,教育学科共获得百篇并提名28篇)、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联合设立的“教社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培养基金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项荣誉。其后期修订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立项资助,并由国家级权威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5)。该书在出版后,相继被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教育报》、《齐鲁晚报》和《教育史研究》等报刊和杂志撰文推介,同时被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拥有170年出版历史的斯普林格(Springer)选中外译,即将通过国外主流渠道出版发行。相关内容还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全文转载或收录,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著作类成果一等奖、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正是由于近年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突出表现,2011年她获评学院党总支2011-2012年度“党员教学科研示范岗”,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获评学院“年度优秀教学科研标兵”,2012年获评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该奖由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选,是对申报者35岁以内科研成果的综合奖励,每年全省仅5人,自2007年首次评选迄今7届,我校获此奖项仅2人),2013年入选学校首批1361人才工程。此外,参与的多项成果还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然而,当这些荣誉接踵而至时,她已经转入新的研究课题,又开始了默默耕耘……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秀娟)